私人电报小天地 好友专属交流圈
作者:纸飞机下载 | 发布时间:2025-09-12 16:48

1. 隐私与安全争议
虽然Telegram支持端到端加密的"秘密聊天"模式,但普通群组仅采用服务器-客户端加密,且群组内容不默认启用"阅后即焚"功能。
用户可隐藏注册手机号,群组无人数上限,这些特性曾被极端组织利用。香港"修例风波"期间,示威者通过Telegram群组协调行动,部分群组成员达30万人。
2. 违法犯罪温床
韩国"N号房"事件中,犯罪者通过Telegram建立分级收费群组,胁迫女性拍摄性剥削视频并在群内传播,涉案会员达26万人。
香港"老豆搵仔"群组曾恶意曝光警员隐私信息,发起针对警察的暴力投票,最终因违反平台条款被关闭。
3. 监管与数据风险
因服务器位于境外,执法机构难以要求Telegram配合删除违法内容或提供用户数据。2022年香港因平台屡次不回应"起底"内容删除要求,曾考虑禁用Telegram。
暗网曾泄露数百万Telegram用户电话信息,其隐私保护能力受到质疑。
4. 诈骗与黑产利用
犯罪团伙通过Telegram群组招募未成年人参与"手机口"诈骗,利用群聊功能跨平台实施犯罪。
个人信息贩卖产业链在Telegram上活跃,包含身份证、住址等敏感数据的交易单价低至0.5元/条。
建议用户注意:
避免在群组分享敏感个人信息
警惕要求上传隐私内容或付费入群的要求
重要沟通建议使用启用端到端加密的"秘密聊天"模式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zhaobovalves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