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egram在中国使用合法性问题探讨
一、软件性质定性
1. 被明确列为非法社交软件
中国警方在通报案件时明确指出,Telegram因加密性强、支持“阅后即焚”功能,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诈骗和销毁证据,属于非法社交软件。2024年我国已要求下架Telegram等加密通讯工具,禁止其在境内运营。
2. 应用商店全面下架
目前国内各大应用商店已无法下载Telegram和WhatsApp等境外加密通讯软件,仅存留部分功能受限的小众加密软件(如蝙蝠等),且后者多次因合规问题被整改或下架。
二、法律及监管依据
1. 违反网络接入管理规定
根据《计算机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》,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使用非法信道进行国际联网(即“”)。使用Telegram需通过非法渠道连接境外服务器,属于该法规禁止的行为,违者可能面临罚款等处罚。
2. 涉违法犯罪风险高
三、用户使用后果
1. 行政处罚案例
江西赣州一网民因使用Telegram“”被公安机关罚款并责令停止联网,类似处罚在多地均有实践。
2. 涉刑风险
若用户利用Telegram从事违法犯罪(如买卖个人信息、诈骗),将面临刑事追责。已有案例显示,通过Telegram非法获取、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者可被判有期徒刑。
四、合规替代方案
国内允许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需符合《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》和《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》等要求,接受内容监管和安全审查。目前暂无合规的境外端到端加密软件获准在华运营。
Telegram在中国境内被明确定性为非法软件,其下载、使用均违反现行网络监管法规,用户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风险。网络服务必须符合国家安全审查和内容监管要求,而Telegram的加密特性与境内合规要求存在根本冲突。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zhaobovalves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