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官方主动封锁群组

Telegram官方会主动封锁涉及违法内容的群组。例如,极端组织“国”曾建立多个Telegram频道传播恐怖主义内容,后被Telegram官方封闭。香港示威者在2019年暴力活动中使用Telegram群组组织行动(如传播袭警战术、制作等),部分群组管理员因涉嫌“串谋公众妨碍罪”被警方逮捕,相关群组可能被限制。

二、国家或地区层面的全面封锁

1. 俄罗斯的封锁政策

  • 2018年4月,俄罗斯法院因Telegram拒绝向联邦(FSB)提供用户数据解密密钥,判决封锁Telegram全国服务。俄电信监管机构Roskomnadzor随后屏蔽了谷歌等公司向Telegram提供支持的IP地址,导致境内用户无法访问所有群组功能。
  • 封锁原因与反恐需求相关:FSB认为Telegram被用于策划恐怖活动(如圣彼得堡地铁爆炸案),且其加密和“阅后即焚”功能阻碍了犯罪证据收集。
  • 2. 中国警方的风险提示

  • 中国多地警方(如南京、福州、兰州)将Telegram(别称“纸飞机”)列为涉诈高风险软件,因其加密性强、“阅后即焚”功能易被犯罪分子用于销毁证据。警方要求家长检查并卸载孩子手机中的Telegram等境外密聊软件,防止未成年人参与“帮信罪”(帮助络犯罪活动罪)。
  • 实际案例显示,诈骗团伙通过Telegram群组诱导用户参与“手机口”诈骗(中转诈骗电话)或“Q拉”骗局(拉人进诈骗QQ群),已有涉案人员被抓获。
  • 三、群组自主关闭或权限限制

    群主或管理员可主动设置群组访问权限,例如:

  • 开启“无管理员模式”或限制成员资格;
  • 启用“阅后即焚”功能后,特定消息被自动销毁导致信息缺失。
  • 总结与建议

    | 封锁类型 | 原因 | 解决方案 |

    |--|--|-|

    | 官方封禁群组 | 涉恐、违法内容传播 | 避免创建/加入违规群组 |

    | 国家全面封锁 | 法律要求提供用户数据被拒(如俄罗斯)
    涉诈风险高(如中国警方提示) | 使用合规通讯工具或VPN(需合规) |

    | 群组自主权限限制 | 管理员设置访问门槛或启用“阅后即焚” | 联系群主确认权限 |

    若群组无法访问,需结合所在地区政策及群组用途综合判断。对于境内用户,建议遵守中国警方提示,警惕利用Telegram实施的犯罪行为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zhaobovalves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